|
|
---|
注释
|
(1)
|
输稿器盖板
清除卡纸时打开该盖板。[请参阅“输稿器(双面彩色图像阅读器-C1/彩色图像阅读器-C1)(可选)”]
|
(2)
|
原稿放置指示灯
将原稿放入原稿供纸托盘时,该指示灯亮起。
|
(3)
|
原稿供纸托盘
放置在此处的原稿自动逐页送入输稿器。将原稿要扫描的一面向上放进托盘。
|
(4)
|
辅助原稿供纸托盘
送入大尺寸纸张时,拉出此托盘。
|
(5)
|
辅助原稿输出托盘
输出大尺寸纸张时,拉出此托盘。
|
(6)
|
原稿输出托盘
从原稿供纸托盘扫描的原稿按其送入输稿器的顺序输出至原稿输出托盘。
|
(7)
|
滑动导板
调整滑动导板使其适合原稿宽度。
|
(1)
|
扫描区域盖板
清洁输稿器背面的内侧时打开此盖板。[请参阅“清洁输稿器(双面彩色图像阅读器)原稿扫描区域”]
|
(2)
|
稿台玻璃
扫描书本、厚原稿、薄原稿和透明胶片等时,使用稿台玻璃。
|
(3)
|
文档输送扫描区域
扫描从输稿器发送的文档。
|
(4)
|
文档输送扫描区域(仅“双面彩色图像阅读器”)
扫描从输稿器发送的双面文档。
|
![]() |
请勿将手指插入原稿供纸托盘四周的间隙,以免夹手。同时,请小心不要将物体(如纸夹)掉入缝隙,否则可能导致本机损坏或故障。
|
注释
|
使用稿台玻璃复印或扫描厚原稿(例如书或杂志)时,请勿用力按压输稿器。
如果原稿输出区域堵塞,则原稿可能受损,导致无法正常执行打印。因此,请勿在原稿输出区域放置任何物品。
如果稿台玻璃脏污,可能降低打印质量。在这种情况下,请清洁稿台玻璃。(请参阅“清洁稿台玻璃/输稿器的背面”)
|
![]() 纵向放置
|
![]() 横向放置
|
![]() 纵向放置
|
![]() 横向放置
|
注释
|
如果原稿的顶边没有与稿台玻璃的后边(左上角箭头所指位置)对齐,则根据已经设置的复印模式,可能无法正确扫描原稿。
以下尺寸的原稿可以纵向放置也可以横向放置。但是,横向放置的原稿的扫描速度稍微慢于纵向放置的原稿。使用“预置缩放”复印时(如将A4原稿放大到A3纸张上),请横向放置原稿。
稿台玻璃:A4、B5和A5
输稿器:A4和B5
横向放置的A4、B5和A5原稿表示为A4R、B5R和A5R。
A3和B4原稿必须横向放置。
|
注释
|
本机自动检测以下原稿的尺寸:A3、B4、A4、A4R、B5、B5R、A5、A5R和B6R。
|
须知
|
本机的输稿器上具有开启/关闭传感器(请参阅上图中的圆形区域)。将原稿放到稿台玻璃上时,请将输稿器抬起约300 mm以便传感器与输稿器分离。如果传感器未与输稿器分离,则可能不会正确检测原稿尺寸。
|
注释
|
将A4、B5或A5原稿放大到A3或B4纸张上时,将原稿横向放置在稿台玻璃上,并将其与A4R、B5R或A5R标记对齐。
|
![]() |
轻轻地关闭输稿器以免夹手,否则可能会导致人身伤害。
使用稿台玻璃复印厚书时,请勿用力下压输稿器。否则可能会损坏稿台玻璃并导致人身伤害。
关闭输稿器时请注意,从稿台玻璃发出的光可能会很亮。
|
须知
|
如果将原稿放在稿台玻璃上,则关闭输稿器后会检测原稿尺寸。复印前务必关闭输稿器。
|
注释
|
扫描完成后,从稿台玻璃上取下原稿。
![]() 如果不检测原稿尺寸,按
![]() |
须知
|
如果在高温或高湿的环境中使用薄原稿,则原稿可能会起皱。
请勿将以下类型的原稿放入输稿器中:
已破损或带有大的装订孔的原稿
严重卷曲或有明显折痕的原稿
带纸夹的或已装订的原稿
附有复写纸的纸张或其他可能无法流畅进纸的原稿
透明胶片和其他高度透明的原稿
如果向输稿器重复输送同一份原稿,原稿可能会起折或起皱,导致无法输送。重复送纸的限制为最多30次(根据原稿的类型和质量,该数字会不同)。
如果扫描铅笔书写的原稿时输稿器辊脏污,请执行输稿器清洁步骤。(请参阅“自动清洁输稿器”)
将原稿放入输稿器前务必先抚平原稿的所有折痕。
|
须知
|
请勿在正在扫描时添加或取出原稿。
扫描完成后,从原稿输出区域取出原稿以避免卡纸。
![]() * 原稿输出区域
|
注释
|
将A4或B5原稿放大到A3或B4纸张上时,横向放置原稿。
扫描后的原稿按照原稿输入输稿器的顺序输出至原稿输出区域。
如果设置了“不同尺寸原稿”模式,可以将不同尺寸的原稿一起放入输稿器。(请参阅“不同尺寸原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