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注释
|
所输入的名称的第一个字符用于在按“地址簿”屏幕上的拼音等按键(如[ABC])时排序接收方列表。
有关简化接收方的详细信息,请参阅“扫描后发送”。
|
[简单]:
|
通过互联网将扫描数据作为图像发送。
|
[完整]:
|
通过互联网将扫描数据作为图像发送,并且用户会收到一条传送确认信息,说明是否已成功发送互联网传真。
|
注释
|
如果使用“完整”模式将文档发送给不支持“完整”模式的机器,则不能进行传送确认。出现此情况时,即使文档实际发送成功,相关作业也被视作未完成。该类作业在“状态”屏幕上显示为<正在等待结果…...>,直到达到“设置/注册”下[功能设置]的[电子邮件/互联网传真设置]中为[完整模式发送超时]设置的时间。超时后,作业被移到日志,无法核对向服务器或其他接收方发送文档的发送结果时,结果显示为<->。
|
注释
|
如果不通过服务器发送文档,且未使用DNS服务器注册接收方的IP地址,则以下列格式输入域名:(用户)@(接收方IP地址)。
|
注释
|
按[确定]之后,所输入的标准域以星号(********)形式出现在互联网传真设置屏幕上。
|
[打开]:
|
通过服务器发送文档。可以使用电子邮件发送方法通过互联网将文档发送到接收方。
|
[关闭]:
|
不通过服务器发送文档。可以在同一LAN(局域网)环境中将大量图像数据发送到接收方,而不会增加邮件服务器的负担。利用此选项可以快速地直接将文档发送到接收方。要使用该设置,需在DNS服务器上设置MX(邮件交换)记录。将“通过服务器发送”设置为“关闭”之前,询问“系统管理员”是否允许此类发送。
|
须知
|
为了能够指定“通过服务器发送”设置,请事先在“电子邮件/互联网传真设置”屏幕上将<使用“通过服务器发送”>设置为“打开”。建议在同一屏幕上将<允许不通过服务器的MDN>设置为“打开”。要访问“电子邮件/互联网传真设置”屏幕,按
![]() |
注释
|
即使<通过服务器发送>设置为“关闭”,也会通过服务器对使用“完整”模式发送的文档进行传送确认。
|
[打开]:
|
如果接收方机器具有合并已分割的数据的功能,请选择[打开]。如果发送的数据量超过“设置/注册”下[功能设置]的[电子邮件/互联网传真设置]中的[最大发送数据量]设置的值,则数据在发送前被分割为几部分。一旦接收方机器接收到全部数据,即将它们合并为一项数据。
|
[关闭]:
|
如果接收方机器没有合并已分割的数据的功能,请选择[关闭]。如果发送的数据量超过“设置/注册”下[功能设置]的[电子邮件/互联网传真设置]中的[最大发送数据量]设置的值,则出现发送错误。
|
须知
|
根据接收方机器规格设置接收方条件。如果设置了接收方机器不支持的条件,发送过程中就会出错。
|
注释
|
有关最大发送数据量的详细信息,请参阅“最大发送数据量”。
|
须知
|
根据接收方机器规格设置接收方条件。如果设置了接收方机器不支持的条件,发送过程中就会出错。
|
注释
|
可用的压缩方法如下:
MH(改进型霍夫曼编码)—横向扫描和压缩黑白点延伸区域的编码系统。
MR(雷德修正)—横向、纵向扫描和压缩黑白区域的编码系统。比MH更快。
MMR(改进型雷德修正)—“雷德修正”的改进型,专用于数字机。比MR更快。
|